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初高12年一贯制!北京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项目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9:56:00    

​4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项目正式启动。学校规划为小初高12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按照北京师范大学直属附校标准进行建设和资源服务,建成投用后将参照北京师范大学直属附校序列进行管理和办学运营,由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参与支持办学,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北师大育人特色的标杆学校,将有效完善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环境,更好服务生命科学园及未来科学城发展。

科学规划校园空间布局

打造未来教育地标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秉持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构建学生健全人格、奠定学生发展基础”的教育理念,确立高标准、国际化、科技特色的办学定位,打造新时代北师大基础教育标杆学校。

学校采用“城市共享、书院格局”的创新设计,科学规划校园空间布局,东侧衔接城市绿地,形成开放界面;西侧布局生活用房,构建活力组团;北部集中设置教学核心区,实现教学与活动的动静分区。校园规划以红砖风格的图书馆为核心,采用书院式轴线布局,将教学院落与运动场所有机串联,既传承了中轴对称的传统礼序空间,又融合了多维绿化体系,充分彰显北师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生态特色。

学校创新性地构建“双轴五育”空间结构,以全时段教育发展轴串联德、智、体、美、劳五育空间,以全人格教育轴整合教学、活动、社交等功能区域。通过打造弹性共享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成长,构建起符合生命科学园特质的未来教育场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优质环境支撑。

以该项目为依托,北师大昌平基础教育集团将积极发挥管理优势,提供更加优质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同时承担昌平区教委统筹实施的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实践任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创新策源与教育赋能

共筑未来产业高地

项目所在地——未来科学城“生命谷”,以生命科学园为核心,依托三大国家级功能区政策叠加优势,聚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汇聚了众多战略科学家、高层次人才和医药健康企业。目前,生命科学园一、二期已基本建成,三期正加速开发建设。

作为产城融合的典范区域,生命科学园三期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京藏、京新高速,现有地铁昌平线生命科学园站,未来更将受益于规划中的地铁19号线二期北延、东北环线等,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便捷通达全城。周边产业园区集聚,产业氛围浓厚。同时,坐拥北大国际医院、高博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以及超极合生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多方面需求。

为进一步完善生命科学园三期产城融合要素,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昌平区先期启动建设高标准九年一贯制学校,并引入北京师范大学优质教育品牌,以“名校办分校”模式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满足人才子女“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民生需求,进一步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为“生命谷”打造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创新高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政校企三级攻坚

推动项目开工“加速度”

以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奔跑开局,昌平区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区级领导高位统筹调度,教委、发改、规自、住建等部门组建“联审快批”工作专班,未来科学城集团实施“挂图作战+节点亮灯”精细化管理,实现审批流程全面提速:多规合一综合会商意见2日内确定,工程规划许可证48小时内办结,施工许可证实现“当日申报、当日核发”。通过“拿证即开工、发证即放线”的创新举措,昌平区进一步提速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刷新“昌平速度”记录。

下一步,昌平区将继续锚定教育强区目标,深化校城融合机制创新,高标准推进教育资源布局,系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增强区域教育发展动能。特别是在未来科学城等科技创新核心区域,深化与顶尖高校的战略合作,加快构建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配的高标准教育服务体系,形成“引进一所名校、带动一个片区、激活一个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提供坚实支撑,构建宜业宜居的城市生态,助力昌平全面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徐括、穆昊星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昌平官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