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在社招江湖里翻滚,那些“脱下长衫”的年轻人怎么样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7:1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高祥

“95后”的吴丹已经习惯被别人称作“吴师傅”。

这是她从事按摩师的第二年,从写字楼里的金融白领到街边小店的按摩师傅,她脱下光鲜亮丽的“长衫”,寻找到了生活的自洽。

最近,北大研究生黄女士毕业做食堂阿姨的新闻再登热搜,“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又一次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面对争议,她只说,在北大食堂工作期间,确实感到非常快乐,并且她认为这份工作是她这辈子最快乐的工作之一‌。

当下,像吴丹、黄女士一样,逃离格子间,抛弃焦虑与内耗,通过流汗来获取报酬和快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从事起服务员、保洁、后厨打杂以及送外卖等工作,在体力劳动里获得了满足感与成就感。

正如吴丹所说,年轻人口中的“脱下长衫”,既是戏谑与自嘲,也是另一种追求理想生活的勇气。

体面的工作不只是光鲜亮丽

选择离开金融行业的那一天,吴丹坐在林立的写字楼前,发呆了许久。

2023年6月,一次严重的腰突让她卧床四天,加之长期高度的身心压力,让其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辞职那天,天气莫名的晴朗,吴丹抱着一箱个人物品,走在上海的街头,疲惫的身体也得到了暂时的放松。

“曾经的工作是做大宗商品的研究,从早上9点到晚上12点,不停地撰写国内与国外市场的研究报告,每次回到家里感觉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了。”吴丹说,这些精神的压力还都可以坚持,但身体状况突然恶化之后,不得不使我停下来思考。

有一天,吴丹去图书馆借阅运动康复相关的书籍,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她,“你既然对这个行业感兴趣,为何不去尝试一下呢?”

之后,吴丹在朋友的推荐下,参加了一家按摩店的培训并开始了按摩师的工作。

受访者供图

“现在按摩师的工作虽然不及之前金融工作的一半收入,但少了很多的内耗与无休止的加班。每一次按压下去,顾客都能给予反馈,我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吴丹说,现在有了固定的上下班时间,而且下班就真的是下班了,不需要随时秒回工作信息,时间也相对自由,再也没有出现腰突的情况。

吴丹还记得给第一个顾客按摩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做肌肉松解的女生,是因为久坐导致肩颈不舒服。“我每一下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力度太大或太小,但她的反馈很好,后续还给写了好评,一瞬间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吴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脱下长衫”的经历,意外获得了很多点赞与认同,也有不少人分享了自己相似的工作经历。

同样是“95后”的柳叶在研究生毕业后,曾陷入“找工作-被拒-再找工作”的循环当中,甚至一度陷入自我怀疑。

“但命运很神奇,总是会在你绝望的时候给你一丝曙光。一份底薪3000元左右的工作,成了我当时唯一的救赎。”柳叶说,自己在一家洗浴中心在收银员,收银员需要一直立岗微笑服务,工作就是纯粹的累,但更多的是生理上的疲惫而不是内心的焦灼,总体来说这份工作除了夜班难熬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柳叶也会遇到别人对于她硕士生为何做收银的询问。“最开始的时候,还会有点窘迫,但我慢慢觉得,凭自己的努力赚钱不砢碜。”柳叶说,时代在变,“弯腰就能看见钱”的道理一直没变,不只有光鲜亮丽才是体面的工作。

脱下“长衫”也是脱下焦虑与傲慢

柳叶也曾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在考公、考编与社招的江湖里翻滚。

她独自一人去太原备考半年,却因为第二名的成绩与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她坚持每天投递简历,却无一不石沉大海。

柳叶开始打零工,做过服装店导购、奶茶店员以及服装主播等,一直到收银员,柳叶觉得自己开始享受当下。“以前跟风追逐别人觉得好的路,现在觉得脚下的话就是最好的路。”

失业后,硕士生阿靖找了份山姆的工作,负责分装、打包、贴标签。每次都是戴着一次性手套、口罩、发网以及围裙进入操作间,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我只是想证明,自己什么工作都可以干。只要自己不把‘长衫’当回事,就没有丢人的工作,大家都是凭自己的力气吃饭。”

受访者供图

在澳洲做零工的陵容也找到了属于她的“美好”时刻——给海胆掏屎。所谓海胆的屎,其实是它内脏的总和,包括海藻、肠衣之类。由上一个工序的共有把海胆敲开取出来之后,陵容负责用镊子把这些“屎”取下来。她解释称,其实这种屎味不算很臭,活儿本身反倒很新鲜,“我只要专注于把它挑干净就好”,陵容体会到了沉浸于事物本身的乐趣。

2024年5月,智联招聘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选择更加多元,通过慢就业、自由职业方式实现自我价值的学生不断增多。2024届毕业生的问卷调研显示,应届生慢就业、自由职业的比重分别从去年的18.9%、13.2%增长到今年的19.1%、13.7%。

而202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222万人,在求职难的话题年年霸榜的情况下,年轻人的确面临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割裂。

央视网提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以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里。”

“传统的‘体面’的工作可能越来越卷,对人的损耗越来越大。如果这种工作的劳动报酬与工作强度和时间相比起来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或者当觉得身心健康比赚更多的钱重要,那‘脱下长衫’其实也是一种选择。”吴丹说。

柳叶觉得,年轻还是要多尝试,虽然这种尝试是需要试错成本的,但希望大家都能有勇气,找到自己喜欢又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