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用科技“焕活”非遗!宝安文博工坊又“开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20:06:00    

博物馆馆藏清代青花盘上的纹样,经用激光雕刻,变成每天可用的木雕杯垫……4月12日,2025年首场宝安文博工坊在宝安1990举办。

宝安文博工坊由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 博物馆首创于2024年,致力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深度融合,为市民打造沉浸式文博互动体验。

今年,文博工坊将升级引入激光雕刻、3D打印等前沿技术,通过数字赋能非遗“活化”,让文物“活”起来、技艺“潮”起来。从4月至11月,计划开展6场沉浸式体验活动。

4月12日举办的首场活动以“非遗箔画 + 激光黑科技”为主题,巧妙提取宝安博物馆馆藏纹饰,有机结合激光雕刻技术与非遗金箔画工艺,市制作绚丽多彩的木雕杯垫。

馆方选取馆藏清代青花花卉纹盘,定制富含中华美学韵味的纹饰图案,借助激光雕刻技术制作成木刻杯垫。随后,市民在指导老师的悉心引导下进行金箔画创作,为作品赋予独特的色彩与风格。

2024年,宝安文博工坊共举办10场主题活动,锔瓷、掐丝珐琅、花草灯制作、竹编、木作等丰富多样的传统技艺。其中,第五期、第六期“桥见彩虹”专场活动亮点十足。活动搭乘“海上彩虹号”游轮,借深中通道开通的契机,推出“金龙彩扎”和“非遗竹编”体验项目。市民在欣赏湾区壮丽景色的同时,亲手编织深中通道竹编画、体验金龙彩扎技艺,深切感受中华技艺的精妙绝伦与历史的厚重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木作体验系列巧妙融入宝安本土文化元素。馆方以“摩天轮”“深中大桥”“凤凰文昌塔”等地标建筑和历史文物为灵感进行木具创作开发,让市民在体验木作榫卯技艺的同时,深入了解宝安历史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家园意识。

从传统手工到科技赋能,“文博工坊”始终在探索非遗传承创新路径的道路上。“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领略非遗之美,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宝安博物馆负责人表示。

撰文:王悦 李少旺

摄影:龚露露

【作者】 王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