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降低综合物流成本10%~15%,成都企业加速南向进口冷链布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2:53:00    

3月31日凌晨,一趟“钦州—成都”铁海联运进口冷链测试专列,搭载着从印尼进口的3200件冻墨鱼,运抵成都国际铁路港冷链基地,并陆续分拨至川渝地区。

据悉,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中国西部省份与东盟国家合作打造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2019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规划》,从成都到广西的通道是四川南下最近的出海大通道。而该专列开通后,将有效降低钦州至成都线路的综合物流成本达10%~15%。

“钦州—成都”铁海联运进口冷链测试专列。图据受访者

开通专列后

运输成本下降

“专列开通前,从钦州到成都的进口冷链货物全是通过公路汽车运输完成的。”3月31日,港航物流公司董事长王尧告诉记者,由公路汽车运输,平均1大柜(40英尺货柜)的运输成本为1.3万元左右,而使用专列运输后,成本将会下降至1.1万元左右。“目前,我们公司运输的进口冷链货物主要在上海、天津、钦州三地进港,完成通关后经过约2天半的时间抵达成都。”

王尧表示,如果从天津或上海进港并运输至成都,由于距离相比于钦州至成都更远,成本也随之增加到约1.5万元。现在气温开始逐渐升高,冷冻所消耗的成本也会随之增长,从天津到成都的最高运输成本甚至达1.7万元。王尧称,“因此,纯粹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我们公司在未来,会将冷链货物运输量比重逐步转移到钦州至成都线路。”

据了解,目前运输的冻品海鲜包括来自厄瓜多尔的龙虾、阿根廷的牛肉等,而来自东南亚的进口冻品,则以泰国、越南等地的水果为主。四川港投新通道物流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李净表示,“成都对于进口的冻品需求很大,尤其是东南亚的水果受到市场欢迎。钦州港靠近东南亚,距离成都也是非常近的。仅计算路途的耗时,以泰国林查班港出港为例,大约经过3~4天海运抵达钦州港,再从钦州到成都青白江只需2天半。因此,未来持续加码‘钦州-成都’专列是我们公司的物流规划。”

成都国际铁路港冷链基地停靠的运输车辆。图据受访者

企业期待在成都完成海关查验

“离消费者更近,更有竞争力”

更高的通关效率同样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综合运输成本。据四川港投新通道物流公司副总经理吕小琴介绍,目前,该公司自东南亚进口的货物大部分在钦州海关进行通关查验,等待时间少则3天左右,多则1个月。“事实上,我们公司在成都青白江区有自己的仓储基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假设能从钦州海关转至青白江海关查验,从仓储成本的角度来看,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同时,吕小琴介绍,如果在成都通关查验,货物距离销售市场会非常近,在保质期、市场售价等方面会有更多市场竞争力。

据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介绍,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青白江片区建设,目前冷链班列的业务已覆盖南向班列的中老线和中越线,均实现常态化运输。而西部陆海新通道方向,也积极开发通向钦州港、盐田港、宁波港、厦门港等重点港口方向的“铁路+海运”冷链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青白江海关打造“三审工作法”,提升报关单证审核时效,引导企业使用“铁路快通+提前申报+抵港直提”“四门全开、全速查验”“取样送检加急检验”等业务模式,不断优化进口冷链商品通关监管流程,实现“即到即查即放”,通关时效有效提升,企业通关成本进一步降低。

成都国际铁路港冷链基地。图据受访者

专家:

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川渝产业发展创造开放条件

物畅其流,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成渝货通天下。西部陆海新通道改变了西部地区不靠海、不沿边的地缘劣势,增添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物流大通道,西部货物出海“物畅其通、货通天下”,推动了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通道物流公司负责人介绍,“钦州—成都”铁海联运进口冷链专列线路开通,形成陆海相连、南北相通的进出川南向冷链物流大通道,实现用最短距离、最优路线“把川货送出去、把外货引进来”,更好服务川货出川出海和四川高水平对外开放。

据了解,目前抵达成都的进口冷链货物来自中欧班列、中老班列、“钦州—成都”公路等数条线路,而其中来自东南亚的比例较高,新通道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相比中老班列等南向线路,‘钦州-成都’是路程最短、效率最高的线路,是我们的发展重点之一。”

中智物流咨询公司陆港相关负责人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为赋能川渝地区经济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开放的环境条件,“将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成为产业走廊、经济走廊、物流走廊,既可以增加成都的进口水果、海鲜、肉类食品,丰富成都消费者的餐桌,又可促进成都乃至四川的产品出海。在成都形成高密度的产业布局和更顺畅的物流体系。”

红星新闻记者 胡谦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