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长期熬夜、把饮料当水喝 28岁程序员确诊尿毒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1:12:00    

一天不喝奶茶饮料就感觉浑身有点不自在,每天不等到一两点都舍不得睡,回家能躺平就绝不坐着……这是当下不少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然而,这些一时的快乐总是会有代价的。此前网上就有报道,一个20多岁的女子天天奶茶、长期熬夜,后来被查出双肾损坏、得了尿毒症。

福医大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主任林威远表示,喝奶茶、熬夜不是导致尿毒症的罪魁祸首,但长期保持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间接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小芬

爱喝饮料爱熬夜 程序员被查出尿毒症

今年28岁的张洋(化名)是名程序员,前段时间因突发恶心、呕吐,被紧急送到福医大附属第二医院,接诊医生刚好是林威远。经检查,张洋的血肌酐1200+umol/L(正常<100),终末期肾病、严重贫血、高钾血症,最终确诊为尿毒症、需立即透析。在等待肾移植期间每周要进行3次血液透析。医生要求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彻底戒掉饮料、严格控盐饮食、调整作息。

张洋说,自己因为工作缘故,熬夜是常态,工作日每天都是两三点才睡,难得的周末也未用来休息,而是用来打游戏,经常打到通宵。和很多小伙伴一样,他不喝白开水、而是爱喝饮料,每天都要喝两三瓶可乐,吃饭基本靠点外卖,经常吃炸鸡、烧烤、泡面。因年轻,张洋自认为底子好,对体检也不在乎,已经5年未体检。

林威远认为,张洋的尿毒症与其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分不开。长期高糖饮料和肥胖加速肾小球硬化;熬夜和血压长期保持在150/100mmHg未控制,导致肾小动脉硬化;长期用饮料替代白开水,则损伤了肾小管。

“其实,在他被确诊为尿毒症前身体已经有些症状了,可惜被他忽视了。”林威远说,询问病史得知,张洋25岁起每晚要夜尿两三次;出现脚踝浮肿,他却以为是久坐导致;经常出现的疲劳、头痛,则被他归咎于加班太累。

高血压和止痛药 也会加剧肾脏负担

“饮料、熬夜通常不是导致尿毒症的罪魁祸首,但长期保持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却可能加重肾脏的负担,间接加速了肾脏疾病的进展。”林威远表示,慢性肾病(CKD)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到中晚期。饮料、熬夜、高血压、止痛药这四项是“沉默的肾脏杀手”,尤其是对于代谢差的人群。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阶段,是指由于肾脏功能衰竭(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15ml/min),导致体内代谢废物、毒素和水分无法正常排出,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狼疮性肾炎、长期滥用止痛药等。

“饮料可以喝,但要适量。最安全的饮品仍是白开水。对于肾脏的健康而言,减少任何加工饮料的摄入才是关键。”林威远说,含糖饮料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或高血压,这些疾病是尿毒症(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高磷饮料如可乐、部分运动饮料等可能增加肾脏代谢的负担,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影响肾功能;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导致脱水,短期内加重肾脏负担,尤其是运动后或饮水不足时;某些饮料使用的反式脂肪酸可能加剧心血管问题,间接影响肾脏供血。

担心喝有糖的饮料得糖尿病,不少人为此转向无糖饮料,认为更健康。林威远表示,虽然无糖饮料不含蔗糖,但并非完全无害。无糖饮料常用的人工甜味剂可能干扰胰岛素分泌,间接促进血糖波动和2型糖尿病。人工甜味剂还可能改变肠道菌群,导致内毒素入血,引发慢性低度炎症,间接影响肾脏健康。

定期体检严控饮食 慢性肾脏病早期可逆

据介绍,尿毒症早期症状包括排尿异常、水肿、疲劳、贫血、食欲下降、高血压、皮肤瘙痒等。

“慢性肾脏病早期可逆,但尿毒症需终身透析,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林威远说,预防肾脏疾病,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定期体检,监测尿常规、肾功能、肾脏彩超;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尿路感染或梗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布洛芬、来路不明的中药、某些抗生素等;健康饮食,适量饮水(每日1500ml—2000ml),避免憋尿;避免熬夜,作息规律,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对于尿毒症患者,日常生活要严格饮食控制,透析要做特别护理,同时预防贫血、骨病、感染等并发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