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化政校合作 强化职业培训——漯河市源汇区积极探索残疾人培训就业创业新模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8:58: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伴随着第五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在漯河市丰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揭牌,标志着源汇区“培训+就业+创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迈入专业化、规范化、精准化的新阶段。

近年来,漯河市源汇区残疾人联合会始终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与漯河市丰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出政校合作、产教融合和教就一体残疾人培训就业创业新模式,每年为近300名残疾人提供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让学员能够实现结业即就业创业。一是着力在培育服务平台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到残疾人学员的特殊需求,让学校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多媒体教室和实习场地等教学生活设施,配备了22名专职高级讲师和高级技师,开设了适合残疾人的保健按摩、中式烹调、家政服务、农业技术等专业课程,建立健全了《考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考试规定》等管理制度,为残疾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二是着力在创新培训模式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残疾人培训新模式,在培训地点安排上,结合残疾人出行不便的实际困难,将培训地点延伸至乡村基层一线,依托当地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等场所,实施“巡回培训”“送教入乡”,帮助有培训需求、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能够就近就地接受培训;在师资力量配备上,既邀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老师,又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专家,还邀请有长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土秀才”,为每一残疾人学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在培训内容设置上,既设置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又设置有风味小吃培训,还设置有保健按摩培训,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学到适合自身条件的实用技术技能;在培训方式选择上,既探索出“田间课堂”模式,又探索出“实战授课”模式,还探索出“体验教学”模式,让学员在实践中有效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确保培训质量。三是着力在促进就业创业上下功夫。区残联、培训学校积极搭建残疾人信息化培训就业公共平台,根据残疾人的技能水平和就业意愿,与辖区内企业、酒店、按摩店等用人单位进行长期合作,合理开发一批就业岗位,开通从学员培训到工作岗位的直通车,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对有创业意愿的学员,一方面与区人社、金融部门对接,帮助落实创业扶持、金融帮扶等政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员的传帮带作用,让新学员到创业的老学员店内跟班学习经验,通过老带新实现创业增收致富梦。2024年,源汇区共实现残疾人新增就业142人,新增技能人才23人,按比例就业127人。

未来,漯河市源汇区残疾人联合会将继续创新培训模式,拓宽就业渠道,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优质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