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作者:何 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自己的产品外包装上标注“零添加”“0防腐剂”等字样,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然而,这些看似健康的标识背后,却暗藏文字游戏。近期,“千禾0”商标争议引发热议,再次将预包装食品标签表达模糊、以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的问题推至台前。
“千禾0”是由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商标。自2007年起,该企业围绕“零添加”概念注册系列商标,如“千禾0”“千禾零加”,并在包装上放大“0”字,与“零添加”形成视觉关联。此次争议中,在受到消费者质疑时,客服称“千禾0”是注册商标,始终避谈“千禾0”是否等同“零添加”。
从法律层面看,该企业注册“0”字商标确实无可指摘,但当这个符号被刻意放大、置于产品包装的视觉中心时,则有了些“意在沛公”的味道:就是要通过商标设计与宣传话术的巧妙结合,利用消费者对“0”的天然联想传递健康暗示。不少人认为,这是企业在耍小聪明,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其实,一直以来,食品行业这种营销手法并不鲜见,从“0糖”到“低脂”,从“天然”到“绿色”,许多食品包装上充斥着似是而非的营销用语。这些用语往往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既不算虚假宣传,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错误认知。一旦引发争议,企业则可以轻易撇清关系,称这只是消费者的主观理解,让人无可奈何。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是其基本功能,不该沦为企业误导消费者的营销工具。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最大限度拉抬商品销量,注册使用“千禾0”这种玩文字游戏的商标,通过模糊、暗示等方式误导消费者,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扰乱了市场秩序。对于这种行为应当“零容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出台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就提出,预包装食品标签应当标注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名称,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针对“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为食品生产、检验提供了遵循,也为监管、监督等提供了权威依据,必将使食品市场更规范,也让消费者更放心。
对企业而言,应回归诚信经营,确保商标信息传达的精准性。当消费者对商标信息存在认知误区时,企业有义务进行科学阐释,而不是利用这种认知偏差构建营销话术。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对玩文字游戏的商标保持清醒,多留一个心眼,避免被玩文字游戏的商标迷惑、误导。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果然视频|满屏自信,看每天运动2小时的校园运动会有多飒
04-04商务部: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具军民两用属性 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04-04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04-04俄联邦安全局:一男子试图引爆军校宿舍被捕
04-04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答记者问
04-04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涉事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04-04山东钢峰取得便于尺寸调节的除锈装置专利,适用于不同长度管道固定需求
04-04跨时空聊清明,文豪们有话说
04-04警惕!高血压盯上年轻人!约七成患者不知道自己得病→
04-04通用汽车申请用于管理便携式能量源的能量传递的专利,能管理车辆与便携式能量源的通信
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