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锋
政府履约践诺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记者从日前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正着手建立政府失信惩戒机制,确保政府惠企政策“一诺千金”。(4月2日《工人日报》)
政府“一诺千金”,企业“一见倾心”。近年来,安徽省先后出台“版本”不断升级的行动方案,推进各级政府依法、主动、及时兑现惠企政策,积极打造“一诺千金”的诚信政府,稳住了企业的心,也压稳了营商环境的“压舱石”。
公信力是政府施政的基础。政府只有“说到哪办到哪”,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企。政府作为相关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的监管者、政务服务提供者,其诚信度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发展预期和信心。安徽省连年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大力解决有诺不践、延迟兑付等历史遗留问题,4年来,累计摸排问题5766件,推动兑现政策资金82.92亿元。这一行动展现了政府强化自身诚信建设的诚意、决心和行动力,让企业感受到了政府积极守信的正能量,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优化营商环境获得感。
重承诺轻兑现、开空头支票、画大饼、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账”……揆诸现实,招商引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有发生,侵蚀着政府公信力和投资者、市场主体的信心。而安徽省在政府诚信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则发挥了正面示范引领作用。比如,建设招商引资合同协议履约监管应用系统,培育可溯源、可追踪的“全生命周期”合同履约监管体系;构建政府失信惩戒机制,推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闭环运行……这一系列制度设计,给政府诚信建设立了规矩,定了标准,找了抓手,也明确了监督保障措施,有效提升了政府的践诺率、履约率。
政府的履约践诺胜过一沓文件,胜过无数次宣传说教,最能打动企业的心。芜湖弋力机械公司负责人王军的感受颇具代表性:“政府高效兑现惠企政策,是对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持,也坚定了我们投资兴业的信心。”这种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它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决定和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当政府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市场主体才能打消疑虑,走出犹豫、观望状态,吃下定心丸,敢于投资、勇于创新,心无旁骛谋发展。
政府诚信建设也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一环。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将政务诚信建设列为重点任务,要求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只有政府带头讲诚信、守契约,才能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从而把营商环境的“诚信招牌”擦得更亮,为高质量发展夯实诚信地基。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优稿优酬。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相关文章
绵阳市商业银行举办“科创启航贷”产品发布会
04-03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打造“科创+绿色”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普惠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04-03京西智行启动全球战略升级 多项智能技术实现突破
04-03政府“一诺千金”, 企业“一见倾心”
04-03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广东推介会举行
04-03中央企业积极探索数据赋能科技创新
04-03辽宁18家企业成为第二批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单位
04-03“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解码杭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
04-02新乡县召开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工作推进会
04-02金融监管总局:截至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9万亿元
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