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政策助推之下,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加速扩容。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21日,年内在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简称“科创债”)的发行规模为1621.63亿元,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13%。与此同时,截至2025年4月21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科创票据为173只,规模为1610.10亿元,发行规模比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100%。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科技企业债市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

债券市场已经成为科技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发行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相关品种创新推出,“首单”不断涌现。4月17日,广州金控集团旗下广州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低空经济)(第二期)在深交所成功发行。本期债券发行规模2亿元,期限3+2年,票面利率1.95%,全场认购倍数2.85倍。这也是全国首单低空经济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此前,全国首单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混合型科创票据、全国首单用于集成电路专项基金的科创票据等亦先后落地。

“对于企业来说,发行科创债券一方面在产品设计和募集资金使用上贴合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特征,对科创企业更加包容,募集资金投向科创领域的方式更加灵活。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对科创债券发行的政策支持力度大,特别是通过设立发行备案‘绿色通道’等方式便利科创债券申报发行,以及多措并举提升科创债券交易流动性等,有利于提升科创债券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中债资信投资服务部负责人唐益表示。

目前,市场上的科创债券主要包括科创债和科创票据两类。2022年5月,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正式落地。科创债在沪深北三个交易所发行上市,科创票据在交易商协会发行上市。中债资信整理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科创债券发行额分别为2717.40亿元、7589.35亿元和11910.74亿元,占同期信用债发行额比例分别为2.23%、5.93%和8.64%,发行规模在信用债市场中显著扩大。

展望未来,当前债券市场发行成本较低,发行期限有延长趋势,有利于企业债券融资。在政策助推下,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渠道也将进一步拓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另外,日前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也提出,支持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

中诚信国际总裁岳志岗表示,以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主的成长期、成熟型科技型企业,已在债券市场成功进行融资,但当前债券市场中科技型企业的绝对数量有限,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占比仍较低。随着“科技板”制度完善及风险分担机制优化,更多科技企业有望通过债券市场获得低成本资金,推动中国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的深度协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紧跟市场发展需求,赋能科技企业债券融资,债券评级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升级。

记者了解到,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业务和财务特征,中诚信国际于2024年3月制定《中诚信国际科技创新企业评级方法与模型》。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负责人孙静媛日前也表示,对于科技板债券,中债资信创新推出一套新的债券评级方法,对科技板债券的科技创新属性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前瞻性分析和预测,针对科创企业技术迭代快、成长弹性高的特点,增设预测性指标,捕捉企业未来增长动能,帮助投资者识别‘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