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犯罪行为,其手段多样,主要包括:
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渠道发布低利率、无抵押、快速放款的虚假广告吸引受害者。
制作假冒的贷款平台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
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后,冒用其身份在多个平台申请贷款,使受害者负债累累。
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和产权证明来作担保,以此获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信任。
采取超过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方式,来获取更高额度的贷款。
如收取各种费用(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或利用文字游戏等手段骗取钱财。
防范措施包括:
仔细核实贷款机构的资质,不要轻信过于诱人的广告。
确认网站和APP的真实性,避免在不明来源的平台上输入个人信息。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在进行贷款操作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相关文章
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当心,是诈骗!
04-13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3月辟谣榜综述
04-12公安部:在校大学生胡某,被抓获!
04-124月10日起施行!福州公积金政策最新调整
04-10网友贷款百万买金 清明后亏损超4万元:不敢看手机 现在后悔也晚了
04-07浦江说法丨伪造文书篡改房产归属,法网下四年骗局终被破
04-073月央行开展27.7亿元常备借贷便利操作
04-04深度丨上市银行资产投放与盈利结构生变:零售降速,对公补位
04-02金融监管总局:截至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9万亿元
04-02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推出多项举措,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