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大豆起源于我国,古代称之为“菽“,原字为“尗”,读作“shū”,表示豆类生长的样子,十分形象。《左传·成公十八年》记载:“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意思是晋悼公有个哥哥,但不聪明,连豆子和麦子都分不清,不能立为国君。成语不辨菽麦,就表示愚昧无知,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后来《论语·微子》将其总结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广为流传。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中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东汉郑玄注:”五种,稻、黍、稷、麦、菽也。“可见,上古轩辕黄帝时已种植菽为食物了。
根据洛阳二里头夏代遗址发现的碳化大豆种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说明黄帝时期可能已经开始种植大豆了。
公元前1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出现了甲骨文,虽然文字记载有限,但在农业方面,已经辨别出有黍、稷、豆、麦、稻、桑等,是当时人们主要赖以为生的作物。
《诗经·小雅·采菽》有“采菽采菽,筐之筥(jǔ)之“的描写,百姓在地里大把采摘大豆,用方行和圆形的竹器来盛取,周天子好用来犒赏诸侯。
《诗经·豳风·七月》又有“六月食郁及薁(yù),七月烹葵及菽“的描写,六月可以吃李子和野葡萄,七月可以煮葵菜和大豆了。这也可以看出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用“菽”来指大豆,而正式用“豆”这个字大约是秦、汉以后了。
豆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食器和礼器。大汶口遗址是代表我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著名遗址,那里出土了最早的陶豆。豆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最先用来盛放黍、稷等谷物,后来用以装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重视农业发展,加上铁器和耕牛的使用,大豆的种植面积开始扩大。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地形训》中,专门有对大豆栽培总结的记载。
2009年,考古人员发掘曹操墓时,出土的石碑上刻有“黄豆二升”的字样。
真正使大豆种植范围遍及全国是在明清时期,而且在清同治年间第一次对外出口。1869年清政府取消大豆外运的禁令,东北大豆开始进入国际贸易舞台。1873年清政府又采纳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建议,将东北大豆送到奥地利参加万国博览会,东北大豆受到西方各国的青睐。
20世纪以前,中国大豆及其制品出口的对象主要是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地区。进入20世纪,随着豆油和豆粕在欧美市场的推广,大豆及其制品的世界需求量开始猛增。
“粕”,《辞海》里对应的词语是“糟粕”,指酿酒、磨米剩下的渣滓,比喻事物粗劣无用的部分,与“精华”相对。但大豆榨油后剩下的豆粕可是好东西,不仅是营养价值最高的饲料,还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日本不仅获得了大量的资金,还通过技术手段,使东北大豆成为了重要的战略物资。鲜为人知的是,在日本侵华期间,日军很多的军用材料,比如炸药、涂料甚至飞机复合板等都是以大豆为原材料研制的。
1936年秋,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今陕师大附中前身)担任国文教员的张寒晖,耳听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民流亡关内的惨象,写下了著名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歌词第一句就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可见大豆与东北的关系多么密切。
大豆不仅对东北局势产生影响,而且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石曾,清同治年间军机大臣李鸿藻之子,外号“豆腐博士“。1902年,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国。在巴黎,他先入当地农校学习,后又进巴斯德学院及巴黎大学学习生物,并出版了法文版的《大豆的研究》。1909年,李石曾在巴黎西郊创办中国豆腐公司,陆续从家乡河北高阳招聘几十名华工来法国,以机器新法制作豆腐。
用这卖豆腐挣的钱,李石曾开始资助中国革命。1905年,李石曾遇见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巴黎分会,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12年李石曾和吴稚晖等人在北京成立留法俭学会,设立留法预备学校。前后来自18个省约1600多名学生,分20批赴法国勤工俭学。其中就有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徐特立、王若飞、陈毅等人,他们白天辛勤工作,晚上努力学习,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可以说,是李石曾的豆腐开启了早期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
如今,大豆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储备和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参与者,已经与国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离不开食用油,这正是貌似普通的大豆的厉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