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国部长宣言》(以下简称《天津共识》)提出了“各国应致力于构建更密切、更公平、更包容、更可持续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并不断加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的共同理念。携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体,通过服务全球经济发展、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等方式促进全球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1
服务全球经济发展的适配度
一是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改善全球劳动力市场。携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体有利于统一国际职业资格标准,使具有合格职业技能的人才能在不同国家的同一行业领域顺利就业,促进国际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一方面,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到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劳动者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满足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
二是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推动全球产业转型升级。携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体,不同国家可以分享职业教育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培训、科技服务等经验,紧密对接全球技术创新前沿和产业技术合作需求,培养大量适应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同时,共同搭建跨国应用技术研发及转移转化平台,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等产业技术创新服务活动,畅通全球产业链,助力企业生产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共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增强全球经济发展韧性。携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体,精准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需求,发挥“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等合作机制作用,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与钢铁、有色金属、化工、能源、农业等传统产业合作,拓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合作空间,通过创新国际产教融合模式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增强全球经济发展韧性。
2
促进全球文化交流的包容度
首先,共商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公平与融合。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携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体,能够让不同国家、种族、宗教背景的人汇聚在一起交流职业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各国学生可以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增进相互理解。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减少文化偏见与歧视,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人类社会公平与融合的作用,构建更加和谐的全球社会环境。
其次,共建认同,促进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携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有利于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及各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借鉴,提高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不断增强各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全球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共享归属,促进人类文明的互鉴与共存。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交流涉及政策对话、人员融通、项目合作、成果共享等方方面面,在保障世界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携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体,加强世界范围内的职业技术教育合作和文明交流,有助于促进文明理解和民心相通,是构建文明互鉴共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先导。
3
提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贡献度
第一,共同建设资源集聚平台,推动国际优质资源共享。各国在职业教育资源方面各有优势,携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体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各国可共同开展职业教育研究,针对职业教育中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并推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等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教育治理,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达成发展共识,共同推动全球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共同健全师资培养体系,增强教师国际化素养。携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体,围绕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双师”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数字素养等方面的发展诉求,提供更加宽广、多元的教师学习成长与职业发展空间,提升各国教师参与全球职业技术教育治理的水平,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共同制定职教质量标准,促进国际标准互通互认。携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体,推进各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逐步实现从“国际标准本地化”到“各国标准国际化”的转变,进一步增强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标准在国际标准化进程中的通用性和影响力。积极探索建立各国参与的合作框架,在多边合作中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开发符合未来职业技能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框架,推动跨国技能互认与资历对接,打造稳定、统一、规范的全球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环境。
(作者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22日 第05版
作者:张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