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记者 李 铭 孙 鑫
“咱家的大樱桃色泽红润,咬一口脆甜多汁!想来采摘的家人们,现摘现吃最新鲜!”
4月2日,吉林通化市二道江区茂霖采摘种植园内,“新农人”杜晓瑜一边通过网络直播热情向网友推介,一边忙着接待前来采摘的游客。
“你看这樱桃多红!在这田间,好像能采摘春天!”杜晓瑜俏皮地说。
“我是外地人,通化是我爱人杨大勇的家乡。大学毕业后,我们一直在北京工作,从事工程和旅游行业。2016年,我爱人决定返乡创业。”杜晓瑜回忆,依托家乡的青山绿水,夫妻俩决定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夫妻俩开始了解相关的农业政策、法规,学习林下鸡、藏香猪养殖和水果种植技术,全国各地跑了不少地方、请教了不少专家。
“最开始搞养殖,最多的时候养了4000多头藏香猪和1万多只林下鸡;2018年又引进树苗,2019年开始建棚搞种植采摘,目前经营了12栋大棚,除了种樱桃,还种了草莓、水果西红柿,好吃着呢。”杨大勇说:“前些年是看好农业的未来,现在还看到了农旅结合的前景。”
现在,大棚樱桃成熟,从提篮卖货到直播引客、从单一种植到多元经营,新时代乡村产业科技与传统碰撞、农业与旅游交融,迸发出蓬勃活力。
翠绿的叶片间,一串串、一簇簇大樱桃果实饱满,红得透亮。游客拍照、采摘,篮子里盛满甜蜜。
“在直播间看到这里的樱桃成熟了,特意带家人来采摘。现摘的樱桃就是不一样,汁水足、口感脆、味道甜!”游客张瑛莹趁着闲暇时光和家人一起来采摘樱桃,不一会儿就收获满满。
“周末一天就能接待200多人次,供不应求,销售不用愁!”看着樱桃喜获丰收、游客慕名而来,杜晓瑜喜笑颜开。
杜晓瑜的采摘种植园凭技术种出好果子,依托网络平台“云端”揽客,将传统农业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采摘经济产业兴农,甜了游客、旺了乡村。
受冬季严寒漫长、有效积温不足等自然条件限制,在东北地区,成功种植高品质大樱桃并非易事。茂霖采摘种植园不仅攻克了种植难题,还通过科技赋能,让大樱桃抢“鲜”上市。
“往年这时候樱桃才刚挂果,今年咱们的头茬果已经上市了!”杜晓瑜轻抚饱满的樱桃,脸上写满自豪。这提前一个月的丰收,源自采摘园的“智慧密码”:
大棚内,双膜保温系统外层防寒、内层控温,智慧风控系统、温控系统精准控制通风、温度,模拟樱桃最爱的昼夜节律;种植技术方面,沙壤土、发酵后的农家肥配合精准滴灌,既满足樱桃“不喜水”的特性,又能确保养分均衡供给,提升果实的甜度。
“去年我们刚升级了双膜棚,白天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左右,晚上在8摄氏度以上。头茬樱桃比预期提前一个月成熟。”杜晓瑜分享自己种植樱桃的诀窍。
据了解,茂霖采摘种植园有8栋樱桃大棚、800余棵樱桃树。其中2栋大棚去年进行了双膜棚升级改造,杜晓瑜计划接下来对另外6座大棚也进行改造。
如今,在二道江区铁厂镇四道沟村,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茂霖采摘种植园,以及村民自家的特色采摘园,构成了村里采摘经济的“三大支柱”,采摘经济又带火了乡村旅游。
不仅在四道沟村,近年来,二道江区积极培育多元融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优特色种养业,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抱团发展模式,加大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的扶持力度,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樱桃陆续成熟,采摘期可以从现在持续到6月,游客不仅能品尝到最新鲜的樱桃,还能体验从枝头到舌尖的田园之乐。”杜晓瑜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3日 10 版)
相关文章
戏曲义诊暖南岭 理论润心倡孝行
04-03菏泽街头,“牡丹+”文旅主题公交陆续亮相
04-03金塔:乡村振兴路上的筑梦人
04-03人民日报关注吉林通化:新科技赋能种植业,新农人带火乡村游
04-03贵州旅游行业大模型服务智能体即将正式发布试用
04-02“乡村+美学”推动“美丽增值”,伦教成立乡村美学设计公益智库
04-02唱响“千年樱红”新安声音 第九届中国樱商大会将在新安举办
04-02走错码头、忘带证件……@广大游客,游两江这些提醒请收下!
04-02第1观察丨站稳“C位” 让重庆成为国际游客“第一选择”
04-02工行成都分行打出支付便利“组合拳” 激活成都文旅业一池春水
04-02易方达深证50ETF联接发起式A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2.73%
04-04巨震!美股暴跌!
04-04花旗将2025年铜价预测从每吨9100美元下调至8860美元
04-03英国启动对美加征报复性关税的咨询程序
04-03文明祭祀过清明 防火安全不松懈
04-03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金融纠纷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04-03抗联中学清明缅怀抗联英烈
04-03水乡旅游线江苏段,又有新消息
04-03贵州首批10家理工、医学类科技小院获授牌
04-03一季度楼市盘点 | 前3月百强房企卖了8101亿元:楼市延续止跌回稳态势,核心城市带头回暖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