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10时,青岛西站进站口处,17岁的赵力扬站在志愿者身边,放在包里的盲杖显得有些多余,这已是这位德州小伙第五次通过青岛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的帮扶活动踏上归途。“从校门到车厢座位全程都有人牵住我的手。”他向记者描述时,嘴角扬起明亮的弧度。五一假期临近,又一次“无障碍出行护航”活动如期启动。这项与“春运帮帮忙”活动同源的公益行动,已持续开展四年,服务视障学生近千人次。截至目前,已有36支志愿团队共同编织起一张无缝衔接的爱心网络,护送青岛盲校的孩子们安全返乡。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320路线的驾驶员卞涛收到的感谢信
4月25日傍晚,青岛盲校学生赵力扬的班级群里弹出一条接龙小程序。他熟练地点开手机读屏功能,随着"滴滴"的提示音在屏幕上划动手指,“D1664次,青岛西至德州东,11:40发车……”
4月26日11时40分,D1664次列车从青岛西站准点发车。在4车厢15A靠窗座位上,17岁的视障少年赵力扬正用指尖感受着阳光的温度。这个普通座位背后,是一场持续10小时的爱心接力——从班主任发起接龙到志愿者全程护送,从站台无缝衔接到列车员特别关照,这条特殊的返乡路,丈量着城市文明的刻度。
“我是你的眼”助盲服务队志愿者引导盲校孩子进站
“25号傍晚6点半接到促进会确认电话,不到20分钟志愿者就对接了所有细节。”赵力扬清晰记得每个时间节点。作为青岛盲校的学生,这是他第五次体验"无障碍出行"服务。与首次参与时的忐忑不同,如今每个环节都透露出专业:班主任25日在班级群发起信息接龙,青岛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当晚完成信息核验,次日清晨志愿者准时出现在校门口。
这个覆盖全市的助盲服务网络已形成标准化流程:视障群体提前24小时提交出行需求,促进会在帮扶群里发布被帮扶者的乘车信息后,志愿团队主动接单,各环节志愿者接力帮扶,做到无缝衔接。
“第一次统计信息时只记录车站和时间,现在精确到车厢座位。”赵力扬的手机里保存着五次出行记录,见证着服务体系的迭代升级。从最初单纯接送,到如今涵盖心理疏导、旅途照料的全流程服务,每一次返乡的旅程,都让他备受感动。
志愿者卞涛帮助盲校孩子搬行李
变化不仅体现在流程上。当期中考试的话题在护送途中自然展开时,志愿者暖心提醒:“学习要循序渐进,保持作息更重要。”在赵力扬看来,那位志愿者好像接受过心理疏导培训,除了安全送达,更要给予情感支持。
列车刚刚启动,乘务员第三次来到4车厢:“需要调整座位吗?卫生间在右前方12步。”这些精准提示源于铁路系统的特殊旅客服务系统——当视障旅客购票信息录入后,全流程服务提示会自动推送至相关岗位。
“我是你的眼”助盲服务队志愿者引导盲校孩子下车
“带着盲杖来青岛,五次出行却没用上。”赵力扬的玩笑透着温暖。从校门到站台的这段路程,志愿者始终走在盲道外侧;进站时安检员提前移开隔离栏;候车区有专人引导至重点旅客专区。这些细节构成无形的安全网,让特殊群体“敢出行、愿出行”。
4月26日清晨,胡振霞在家中仔细检查车辆胎压时,三个盲校女孩的身影突然浮现在眼前。去年暑假初次参与护航任务时,这位青岛热血英雄救助志愿服务队成员曾被深深震撼:盲校女生们肩背手提三个行李包,面对她的上前帮助,她们自信地回应:“我自己可以,我能行”。
青岛热血英雄救助志愿服务队成员胡振霞与帮扶孩子们合影
“那天我忽然明白,我们不是单方面施助,而是在进行温暖的能量交换。”这次,胡振霞护送的两名男生刚结束期中考试,一路上讨论着“卷王”与“躺平”的趣事,"孩子们现在会主动和我们分享生活,这种信任感最珍贵"。
这种双向治愈在卞涛的讲述中同样动人。他是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320路线的驾驶员,4月26日11时,他提前30分钟从市南出发,这位连续四年参与活动的“老志愿者”可谓对这段旅程轻车熟路。他的家里珍藏着两封手写感谢信,都是来自盲校的学生。“记得2021年寒假,我在西站从早7点守到晚6点,接送了21个孩子。”卞涛从手机相册里翻出两张的信纸照片,其中一张是用盲文扎出的感谢信。“虽然看不懂这些凸点,但摸到这些字痕时,就像触摸到了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卞涛收到的盲文感谢信
四年当中,他总计参加此类活动不下50次,帮扶过的孩子近二百人次。不仅如此,这位公交司机只要时间允许,还会参加“信相映”公益服务,为社区居民做一些穿马扎、磨剪子、磨刀、维修小家电以及换纱窗等公益活动。
在青岛客运段的调度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着“我是你的眼”助盲服务的实时数据。300多名列车长、1200余名乘务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今年首次实现青荣城际、济青高铁、鲁南高铁全线路覆盖。列车员现在会提前询问座位偏好,到站前15分钟主动协助如厕。
“我是你的眼”助盲服务队志愿者引导盲校孩子乘坐电梯
这种服务意识的进化,在赵力扬的归家路上具象呈现。从校门口的志愿车“专车”到青岛西站的绿色通道,从列车员引导入座到潍坊站的二次关怀,每个环节都流淌着人性化设计。“以前到站后要等志愿者交接,现在下车就有工作人员无缝对接。”青岛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长姜启红介绍,如今各站点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突发情况也能确保“帮扶不断档”。
“对此这些年参加帮扶活动,当下,志愿者衔接更加丝滑。”卞涛说,以前,对接其他环节的志愿者时,存在联系不畅的情况,但由于私家车不能长时间滞留在车站,他只能开车先离开车站。当下,“我是你的眼”助盲服务队队长林峰组件了帮扶群,青岛各个站点的工作人员,都能在群里及时对接。“如果有突发事件,就像今天,突然有一个孩子,原本4月29号返乡,突然改成了今天,车站工作人员就可以临时充当志愿者,去接送孩子。”卞涛说。
志愿者卞涛与盲校孩子合影
这种蜕变背后是持续四年的机制创新。最初8支志愿团队单线联络的模式,已升级为36个团队的分层管理体系;曾经需要逐个对接的车站值班信息,现在通过共享文档实时更新;促进会已经可以快速匹配志愿者时间与学生车次…… “就像精心设计的齿轮组,每个环节必须严丝合缝。”姜启红说话时,手机不断弹出新消息——某学生临时改签的信息正被同步给公交、铁路、校方三方人员。“希望未来能更多健全人士关注到视障人群的出行和生活,并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从而构建起更为完善的无障碍城市环境。”姜启红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邵华)
相关文章
青岛故事丨全盲男孩从青返乡从没用过盲杖!志愿者爱心接力为他铺就“光明路”
04-28“极地之光·青岛海上摩天轮”启用
04-26“电冰柜大王”澳柯玛预盈变预亏,年报季报延期,去年否认资产注入
04-24电诈盯上未成年人,该如何防范
04-234月21日起报名!福建招募500人!期满可享受这些政策→
04-19“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启动
04-18网信部门持续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当牟利问题
04-18行动进行时:“家门口风景区”你我同打造
04-17跨境电商概念延续强势 久祺股份等多股涨停
04-15CBA季后赛:广厦主场力克青岛 布朗火力全开
04-13新里程:与浦发银行淮安分行续签担保合同
04-294月28日《淮南日报》高新区新闻专题
04-29我国成功完成重载铁路5000吨长大列车群组追踪运行控制试验
04-29青岛故事丨全盲男孩从青返乡从没用过盲杖!志愿者爱心接力为他铺就“光明路”
04-28“自己生病却让别人吃药”——抹黑中国经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
04-28多地以“船”为媒“上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 文旅市场潜力不断激活
04-28“中国—塞尔维亚钢铁绿色制造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联合研究”项目启动
04-28获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临海产的西兰花你吃过吗?
04-28央行:将适时降准降息
04-28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妈祖”亮相马来西亚,可解答信徒疑惑
04-28